資訊中心NEWS CENTER
在發展中求生存,不斷完善,以良好信譽和科學的管理促進企業迅速發展病理切片掃描儀作為現代醫學影像技術的關鍵設備,能夠將傳統玻璃病理切片轉化為數字圖像,為病理診斷、遠程醫療和科研分析提供重要支持。本文將揭秘病理切片掃描儀的工作原理與掃描過程,展現數字化顯微鏡下的精準成像技術。一、掃描系統組成一臺完整的病理切片掃描儀由以下核心部件構成:1.高精度載物臺:采用納米級步進電機控制,位移精度可達±0.05μm,確保掃描過程無偏移2.光學成像系統:配備高分辨率物鏡(20X、40X或100X油鏡)和電動變焦鏡頭,實現1.25-200倍連續變...
查看詳情工具測量顯微鏡作為工業計量領域的關鍵設備,通過光學成像與坐標測量技術的融合,可實現微米級尺寸、形位公差及表面特征的精準分析。其測量過程涵蓋樣品裝夾、光學對焦、坐標采集、數據分析四大核心環節,以下結合典型應用場景(如半導體芯片引腳間距檢測、精密齒輪齒形分析)展開技術解析。一、測量前準備:樣品定位與光學調校1.樣品裝夾與固定使用真空吸附平臺或磁性載物臺固定樣品,確保測量平面與工作臺平行度誤差≤0.02mm。例如在檢測芯片引腳時,需將樣品中心與工作臺機械原點對齊,避免因傾斜導致邊緣...
查看詳情病理切片掃描儀作為數字病理診斷的核心設備,其性能穩定性直接影響圖像質量和診斷準確性。科學的養護策略需涵蓋光學系統維護、機械結構保養、環境控制及操作規范等多個維度。以下從技術細節層面闡述系統性養護方案:一、核心部件養護技術1.光學系統維護-物鏡與載物臺清潔每日檢測前用無塵布蘸取無水乙醇(濃度≥99.7%)單向擦拭物鏡表面,避免來回擦拭造成劃痕。載物臺需使用專用防靜電布料清理碎屑,禁止使用含丙酮有機溶劑,以防溶解光學鍍膜。-光路校準每周進行激光共軛校準(如使用BSI基準片),調整...
查看詳情工具測量顯微鏡作為精密計量領域的核心設備,通過光學放大與坐標測量技術的融合,實現了對微米級尺寸的精準解析。其結構設計以光學系統為核心,輔以精密機械與數字化模塊,形成多維度測量體系。以下從核心組件、輔助系統及功能擴展三個層面解析其結構特征。一、光學成像系統:微米級觀察的基石1.多倍率物鏡組:采用UIS2無限遠校正光學系統,物鏡組涵蓋4X至100X倍率,例如40X物鏡工作距離僅0.66mm,配合0.15NA數值孔徑,可清晰分辨晶圓表面0.5μm級劃痕。高倍物鏡(如100X)通過油...
查看詳情血液形態學分析是血液學診斷的核心環節,通過觀察血細胞的形態、數量和分布,可輔助診斷貧血、白血病、感染性疾病等多種血液系統疾病。傳統手工鏡檢依賴人工操作,存在主觀性強、效率低、易疲勞等問題。而顯微掃描儀的引入,為血液形態學分析帶來了革命性突破,實現了數字化、智能化和標準化的血液檢測。一、顯微掃描儀的核心功能與技術優勢顯微掃描儀通過高精度光學成像系統和智能圖像分析算法,將顯微鏡下的血涂片轉化為數字化圖像,并利用人工智能(AI)進行自動化分析。其核心優勢包括:1.高分辨率圖像采集:...
查看詳情在醫療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數字病理掃描儀憑借其突破性的技術優勢,成為病理診斷領域革新的核心驅動力。它不僅推倒了傳統病理切片觀察模式,更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了病理資源的高效整合與精準分析,為臨床診療帶來了質的飛躍。一、高效掃描,突破時間與空間限制數字病理掃描儀采用高分辨率光學成像技術,可快速完成全玻片掃描(WSI),單張切片掃描時間縮短至1-3分鐘,較傳統顯微鏡手動觀察效率提升數十倍。掃描后的數字切片可即時存儲于云端或本地服務器,醫生可隨時隨地通過電腦或移動設備調閱,打破了地域限...
查看詳情Copyright©2025 寧波舜宇儀器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浙ICP備2023051240號-1
技術支持:化工儀器網 管理登錄 sitemap.xml